欢迎来到山东省稀土行业协会!

行业动态

2020年度浙江磁性材料产业发展报告
发布时间:2021-12-27 浏览次数:907

2020年度浙江磁性材料产业发展报告

DT新材料 

2020年度浙江省磁性

材料产业发展报告

浙江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

浙江省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

二〇二一年十二月

01

磁性材料产业国际国内情况

我国磁性材料产业起始于1969年到1987年之间。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,产业逐步成熟。

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磁性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扩大、产品结构不断优化、产品档次明显提高、新技术导入和应用提速、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。

2020年,在“新基建”和“经济双循环发展”国家发展战略引导下,尽管受新冠疫情、中美等国际关系和市场变化、原材料巨幅上涨等因素影响,我国磁性材料产业逆势发展,总产值已由2015年的600亿元增至2020年的800亿元左右,实现“十三五”期间年均增速近4%的目标。

年度报告


02

浙江省磁性材料行业概况

浙江是我国磁性材料产业大省,总体产量约占全国的2/3和世界的1/2。企业数量上,截至2020年底,在省内注册的法人主体里,公司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含有“磁性材料”的存续企业(包括制造、加工、贸易,但不含个体工商户、个人经营和个人独资企业)有2092家,主要分布在宁波、东阳、海宁、杭州四大区域,分别为宁波1127家,金华388家,杭州156家、嘉兴146家。

浙江宁波

宁波是全球重要的磁性材料制造和应用基地,聚集了全国约22%的稀土永磁材料制造企业。

金华东阳

东阳磁性材料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,90年代末形成块状产业集聚群,21世纪转型升级不断腾飞,如今也是世界磁性材料的主要产区。

嘉兴海宁

海宁市以软磁铁氧体为主,是国内软磁材料的主要生产基地,近年磁性材料产业经济总量保持年均10%以上的增速。

杭州桐庐

2002年首家磁性材料企业落户杭州桐庐青山工业园区,经过近20年的发展,已累计集聚企业23家,202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1亿,连续五年保持年均30%以上增幅。

03

我省重点企业与产业链情况

龙头企业

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

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

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

杭州永磁集团有限公司

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

浙江英洛华磁业有限公司

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
杭州象限科技有限公司

宁波金田铜业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

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

重点产业链介绍

产业链发展现状

浙江省磁性材料产业经过四十年的发展,已形成企业集聚程度高、产品类别齐全、特色优势明显、创新资源丰富的产业生态体系,从原材料及装备、磁性材料及器件到终端应用产业链条齐全。

产业链重点企业

稀土永磁材料(以钕铁硼为主)及器件企业主要分布在宁波地区,以科宁达、宁波韵升为代表;永磁铁氧体材料及器件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阳地区,以横店东磁为代表;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器件主要分布在海宁地区,以天通控股为代表;其他永磁材料及器件(钐钴、铝镍钴等)主要分布在杭州地区,以杭州永磁为代表。

磁性材料技术发展路线

以“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”为目标,磁性材料产业技术发展采取“强链、补链、延链”的措施。强化稀土磁性材料、永磁铁氧体材料、软磁铁氧体材料、永磁电机等产业优势,补齐其他磁材、新型磁材、电工器件及磁性器件产业短板,延伸拓展原材料端、磁性材料高端应用等产业方向。

目前,我省磁性材料和器件主要集中于产业中游阶段,如何进一步拓展下游产业链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难题。打造“原料及装备供给-磁体制造-器件开发-高端应用”完整的产业链,推进磁性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,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磁性材料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,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,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磁性材料产业链。

04

政府主管部门重点推动工作

宁波市

为推动当地磁性材料产业发展,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发布了《关于实施“246”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意见》、《宁波市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(2019-2025年)》等政策文件,并积极培育高新企业、整合创新资源,通过一系列组合拳,全力打造与提升当地磁性材料产业链

东阳市

2019年、2020年先后出台了《东阳市磁性产业培育方案(2019-2021年)》、《关于鼓励磁性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》等扶持政策,重点支持磁性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和厂房“零土地”改造。

杭州市

政府举行“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”,盘活整合分水制笔产业闲置低效的电镀资源,解决磁性材料产业表面处理40%的容量需求;桐庐磁性材料产业园成为全市享受该政策的首个案例。

05

存在不足与对策建议

挑战与存在不足

相比于其他先进地区,我省在磁性材料产业链培育和磁性材料产业强省的打造上,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。突出表现为:

资源原材料稀缺,产业链发展不均衡

原始创新不足,产学研结合不紧密

材料综合性能和附加值偏低,产业链下游应用有待拓展

重点方向有待突破,未来产业布局缺乏规划

方向与对策

面对形势挑战以及短板和不足,我们必须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,推进磁性材料产业向高能级、高质量发展,努力打造国内领先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产业链。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:

落实强链补链延链行动

强链方面:重点从磁性能、温度稳定性、成本等多方面巩固优势地位,提升磁体产品竞争力。重点支持永磁电机在注塑机、数控机床等领域的应用;

补链方面:要引进一批磁材制造关键装备、突破一批新型磁性材料产业化制造技术、提前布局一批前沿磁性材料及器件;

延链方面:深化磁性材料的本地应用推广,支持磁性材料企业积极参与军品应用。

拓展下游产品应用

加快拓展磁性材料在电机中的应用,促进风力发电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。促进高性能磁性材料产品研制,拓展磁性材料高端应用。鼓励磁性材料领域龙头企业牵头,加强与终端应用的深度合作,补齐产业链短板。

强化科技硬核支撑

加快发展新型永磁材料制备及产业化技术,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磁材料研发,重点解决应用于汽车、轨道交通等应用领域磁性材料技术瓶颈,加快构建永磁与软磁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。

提升装备智能化改造

推行并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改造,加强智能化、自动化水平,鼓励装备技术研发与专利申请。

推动产业标准制修订

大力推动与推行省内企业的标准意识,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,逐步树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sohu.com/a/510836038_777213